丰满熟妇被猛烈进入高清片,野花高清中文免费观看视频,高洁在公车被灌满jing液,精品av中文字幕在线毛片

歡迎您來到河南林泉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林泉環保掃一下二維碼
關注林泉環保
關鍵詞:
聯系我們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公司新聞

公司新聞

河南省生態環境廳關于印發 《河南省強化危險廢物環境治理嚴密防控環境風險實施方案》的通知

發布日期:2025-06-26 10:28:43 瀏覽量:

  各省轄市、濟源示范區生態環境局,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生態環境和城市管理局(綜合行政執法局):

  根據生態環境部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危險廢物環境治理嚴密防控環境風險的指導意見》(環固體〔2025〕10號),結合我省工作實際,省廳研究制定了《河南省強化危險廢物環境治理嚴密防控環境風險實施方案》,現印發給你們,請抓好貫徹落實。

                                                                                                                                                                2025年6月18日

                                                                            河南省強化危險廢物環境治理

                                                                            嚴密防控環境風險實施方案

  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強化危險廢物監管和利用處置能力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國辦函〔2021〕47號)和生態環境部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危險廢物環境治理嚴密防控環境風險的指導意見》(環固體〔2025〕10號),強化危險廢物環境治理,嚴密防控危險廢物環境風險,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全國、全省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精神,聚焦全過程信息化環境監管和嚴格管控填埋處置目標任務,堅持完善“源頭嚴防、過程嚴控、末端嚴管、違法嚴懲”全過程監管體系,深化危險廢物環境監管方式改革,優化利用處置方式,強化危險廢物信息化環境管理,確保危險廢物“產量清、去向明、全利用處置”,切實防范危險廢物環境風險,維護生態環境安全,為譜寫中原大地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作出貢獻。

二、主要目標

  到2026年底前,全省危險廢物監管體制機制進一步完善,信息化監管能力進一步加強,危險廢物填埋處置量占比穩中有降,危險廢物非法轉移、傾倒、處置案件高發態勢得到有效遏制。

  到2027年底前,全省危險廢物信息化監管能力顯著提高,危險廢物處置設施布局得到優化,形成全面覆蓋、能力充足、適度競爭的危險廢物收集和利用處置體系,危險廢物填埋處置量占比控制在13%以內,危險廢物利用處置保障能力和環境風險防控水平有效提升。

  到2030年底前,全省危險廢物填埋處置量占比控制在10%以內,生活垃圾焚燒飛灰資源化利用能力大幅提升。危險廢物全過程信息化監管體系健全完善,危險廢物利用處置能力充分保障,技術和運營水平全面提升,危險廢物環境風險得到有效防控。

三、重點任務

  (一)加強危險廢物源頭管控

1.新、改、擴建項目要嚴格對照《國家危險廢物名錄》,在環評中全面評價產生、利用處置危險廢物的種類、代碼、數量、來源、屬性,以及產生、包裝、轉移、貯存等環節的污染控制措施;利用處置危險廢物的,要明確產品、目標產物、副產物及各自執行的標準,產品應符合國家、地方或行業通行標準;對擬不按固體廢物管理的副產物,應符合《固體廢物鑒別標準通則》明確的有關要求;嚴禁以再生產品、再生產物、副產品等類似名義逃避監管。危險廢物利用處置單位應具備規范運營必需的檢測能力,環評報告應明確檢測對象、檢測因子及所需的實驗室儀器設備。

2.嚴格落實危險廢物污染環境防治設施“三同時”管理,全面落實排污許可“一證式”管理。危險廢物產生單位要在排污許可管理系統中全面、準確申報危險廢物產生種類、代碼、產生環節,以及貯存設施和利用處置等相關情況,嚴格落實執行報告制度,并對其真實性負責。危險廢物產生、貯存和利用處置情況對照項目環評發生變動的,要根據變動情況依法重新報批環評或開展變動情況分析等,及時納入排污許可管理。積極探索排污許可與危險廢物經營許可兩證合一工作,源頭把控危險廢物風險,服務企業發展。

3.推進危險廢物產生單位“五即”規范化建設,即產生、即包裝、即稱重、即打碼、即入庫,選擇合適區域建設稱重、打碼、記錄設施,確保危險廢物即時打碼入庫與二維碼追蹤,賦予每個危險廢物包裝“數字身份證”,推動解決以往危險廢物產生端丟失、臺賬管理造假、危廢底數不清等問題。2026年底前,危險廢物重點監管單位基本實現“五即”規范化建設,強化危險廢物從產生到處置的二維碼全過程跟蹤信息化管理。支持鄭州市、許昌市、安陽市開展“五即”規范化建設試點,2025年7月20日前上報試點工作方案。

  (二)嚴格危險廢物過程監管

4.促進收集便利化,持有危險廢物收集利用處置許可證的單位應提供規范有序的危險廢物收集轉運服務。深化小微企業危險廢物收集試點,推行“網格化”收集模式,明確試點單位收集的廢物種類、服務對象和服務地域范圍,推動小微企業危險廢物應收盡收。小微企業危險廢物收集試點、二三類廢鉛蓄電池收集試點單位積極為小微企業提供填寫危險廢物管理計劃、電子轉移聯單、統計年報等在線申報“反向”服務。強化廢鉛蓄電池收集試點監管,嚴格落實三個類別收集單位的差異化管理要求,對一類收集試點全面進行登記管理,嚴防廢鉛蓄電池流失。

5.危險廢物轉移遵循就近原則,不鼓勵大規模、長距離轉運處置危險廢物,逐步減少從遠距離省份轉入危險廢物。進一步完善危險廢物跨省轉移“白名單”和“負面清單”制度,簡化危險廢物跨省轉移審批程序,適時研究擴大納入跨省轉移“白名單”的危險廢物種類,提高危險廢物轉移效率。會同交通運輸部門推動危險廢物運輸車輛定位功能共享,結合“全國危險廢物全過程環境管理信息系統”,實時監控危險廢物轉移車輛。嚴禁采用焚燒、改性、填埋或其他低效率利用方式(危險廢物可利用成分用于產品生產的比率低于50%)利用處置的危險廢物轉入我省。

6.危險廢物利用處置單位應結合危險廢物貯存周期、檢維修時限等,原則上配套建設至少滿足15天經營規模的貯存設施(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單位除外,省廳印發許可證辦理工作要點、審查和許可指南的從其規定)。對已建項目,各省轄市生態環境部門應督促企業結合危險廢物產生量、貯存周期、處理處置等情況,嚴格執行《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GB18597)要求,以小微收集試點、水泥窯協同處置單位為重點,全面排查涉危險廢物企業貯存設施運行管理情況,不能滿足貯存要求的應加快整改到位,嚴防危險廢物貯存環境風險隱患。嚴禁長期、大量貯存危險廢物,涉危險廢物單位危險廢物貯存時長原則上不得超過1年,超過貯存時長的應依法依規辦理批準手續,貯存量較大時應及時轉移利用處置。

  (三)優化危險廢物末端治理

7.將危險廢物填埋處置量占比(每年危險廢物填埋處置量占產生總量和貯存消減量之和的比值)指標納入攻堅考核,各省轄市生態環境部門根據產業結構和產廢結構、現有利用處置能力、填埋處置量占比現狀等多重因素,科學管控危險廢物填埋處置,大力推動危險廢物填埋處置量占比穩中有降(附件1)。嚴禁可利用或可焚燒減量的危險廢物直接填埋,逐步推進生活垃圾焚燒飛灰零填埋,嚴格控制批復建設新的危險廢物填埋類項目。優化廢水廢氣等源頭治理、系統治理,減少難處理、屬于危險廢物的廢鹽產生。鼓勵生活垃圾焚燒飛灰、金精礦氰化尾渣、廢鹽等低價值危險廢物綜合利用,防止長期大量堆存。支持地方政府主導建設生活垃圾焚燒飛灰資源化利用項目,或者采取跨區域協同利用模式,或者探索垃圾焚燒發電廠廠內利用模式,確保能夠滿足本地生活垃圾焚燒飛灰資源化利用需要。

8.開展危險廢物填埋處置設施環境風險調查評估,強化環境風險排查治理。嚴格落實危險廢物集中處置設施、場所退役費用預提制度,企業財務應加強對該類別賬目的落實和審計。完善處置結構,新建危險廢物集中焚燒處置設施處置能力原則上應大于3萬噸/年。引導水泥窯協同處置危險廢物設施更好發揮作為危險廢物利用處置能力有益補充的作用,重點處理貯存和填埋量大、類別單一的危險廢物。推動現有經營單位延伸產業鏈,鼓勵增加進一步提升產品質量、提取更多有價物質等的設施設備和工藝技術,爭取實現危險廢物“一次全利用”。引導企業謹慎投資我省危險廢物利用處置能力嚴重過剩的項目(危險廢物焚燒、填埋、物化類集中處置危險廢物項目,水泥窯協同處置危險廢物項目,工業窯爐協同處置危險廢物項目,廢鉛蓄電池、精(蒸)餾殘渣、廢礦物油、鋁灰(渣)、廢催化劑、廢電路板、廢包裝容器等綜合利用類項目)。

9.推進不能穩定運行、達標排放危險廢物利用處置設施(含自行利用處置設施)提標改造,依法淘汰經改造仍不能穩定運行、達標排放的危險廢物利用處置設施。推進危險廢物焚燒爐技術性能測試,將單臺焚燒爐處置能力小于1萬噸/年的設施納入執法監測重點。鼓勵危險廢物利用處置單位積極開展清潔生產審核,持續提升利用處置工藝技術水平,減少環境污染。2025年底前,按照國家和省級要求需要安裝污染源自動監控的危險廢物利用處置單位全部完成“裝樹聯”,主動落實危險廢物污染防治主體責任。

10.鼓勵采取多元投資和市場化方式建設規模化危險廢物利用處置設施;鼓勵企業通過兼并重組等方式做大做強,開展專業化建設運營服務,努力打造一批國內一流的危險廢物利用處置企業。重點提升生活垃圾焚燒飛灰、廢酸、廢鹽、含重金屬廢渣等危險廢物利用能力,優先鼓勵循環利用建設項目。強化政策引導,定期公布危險廢物產生種類、數量及利用處置能力等相關信息,發布危險廢物利用處置設施建設引導性公告,科學引導投資者理性投資。省廳、市級生態環境局及其分局應根據實際需求統籌推進本地危險廢物利用處置能力建設,新、改、擴建危險廢物利用處置項目應與已建項目相耦合、與區域產廢量相匹配,避免產能閑置、防范投資風險。

11.完善“平急兩用”處置能力作備用的醫療廢物收集處置體系。支持新建或經改造符合標準要求的危險廢物焚燒、生活垃圾焚燒等設施應急協同處置醫療廢物。優化偏遠地區收集處置方式,偏遠地區應建立符合基層實際的醫療廢物收集轉運長效機制,可依托較大的醫療衛生機構設立醫療廢物集中收集轉運點,推廣“小箱進大箱”收集模式。不具備集中收集處置條件的偏遠地區,醫療衛生機構可配套自建符合要求的醫療廢物處置設施。鼓勵采用移動式處理處置設施或設備,為偏遠地區提供醫療廢物就地處置服務。督促醫療衛生機構和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單位嚴格執行危險廢物轉移聯單等管理制度,納入“全國危險廢物全過程環境管理信息系統”。繼續推行醫療廢物集中無害化處置,不鼓勵處置能力過剩的地市新建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單位。

  (四)創新危險廢物監管手段

12.依托“全國危險廢物全過程環境管理信息系統”,完善危險廢物信息化監管體系,實現危險廢物產生情況在線申報、管理計劃在線備案、轉移聯單在線運行、利用處置情況在線報告和全過程實時動態信息化追溯。2026年底前,全省危險廢物環境重點監管單位實現全過程信息化環境監管全覆蓋。2027年底前,全省簡化管理、登記管理單位基本實現全過程信息化監管全覆蓋。加強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視頻監控等技術應用,針對重點區域(物流出入口、貯存場所、利用處置設施、轉移路線、危險廢物稱重區),分領域分階段建立可視化、智能化監控體系,結合用水用電數據分析,實現對危險廢物產生、貯存、轉移、利用、處置全過程跟蹤管理。鼓勵有條件的地方開展危險廢物收集、運輸、利用、處置網上交易和第三方支付試點,探索廢物流、資金流、信息流“三流合一”,加強對危險廢物流向的跟蹤管控。推廣智慧填埋技術,實現危險廢物填埋全過程追溯定位和滲漏風險實時監測預警。2025年底前,全省涉危險廢物單位全部使用新建的“全國危險廢物全過程環境管理信息系統”,配套有物聯網設備的企業全部接入系統,實現危險廢物信息化管理。

13.涉危險廢物單位通過“全國危險廢物全過程環境管理信息系統”記錄電子管理臺賬,如實記錄危險廢物的種類、數量、流向、貯存、利用、處置等信息,逐步取消紙質臺賬。危險廢物經營單位建立與“全國危險廢物全過程環境管理信息系統”實時對接的電子經營情況記錄簿,應用電子地磅、電子標簽等加強信息化管理,鼓勵持有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的單位為危險廢物產生單位提供延伸服務,協助其生成并領取電子標簽、建立電子管理臺賬等。建立日常動態管理工作機制,提升涉危險廢物單位履行臺賬管理責任,動態掌握涉危險廢物單位危險廢物產生種類、數量、貯存、轉移和利用處置等基本情況,做到心中有數、清單可查。各省轄市生態環境部門于每年1月31日前,動態更新危險廢物環境重點監管單位、簡化管理單位和登記管理單位清單,并按要求公示重點監管單位清單。

14.常態化全面精準落實系統內經核準無誤的單位定期申報危險廢物有關資料制度,形成定期申報制度機制。采取集中培訓、現場指導等多種方式,指導幫扶涉危險廢物單位嚴格按照危險廢物信息申報要求進行申報,及時督促未申報和申報有誤的單位按時進行申報和修改,確保轄區內所有涉危險廢物單位如實、如期申報危險廢物產生情況、自行利用/處置情況、委托外單位利用/處置情況、貯存情況等詳細信息,常態化保證系統數據與實際涉危險廢物單位信息全部吻合。

  (五)從嚴危險廢物監管執法

15.加強監管、監測、執法聯動,聯合省高級人民檢察院、公安廳持續嚴厲打擊非法傾倒處置危險廢物環境違法犯罪行為。2025年至2027年開展嚴厲打擊非法傾倒處置固體廢物環境違法犯罪工作,以非法排放、傾倒、處置廢礦物油、廢酸廢堿、廢鉛蓄電池、廢鹽、廢鋁灰、副產鹽酸等易制毒化學品等危險廢物為重點,特別是在重點保護區排放、傾倒、處置危險廢物,向污水管網、地表水等排放、傾倒危險廢物,以及通過暗管、滲井、滲坑等逃避監管的方式排放、傾倒、處置危險廢物等違法行為,強化綜合打擊,做好行刑銜接,查辦一批大案要案,不斷強化依法嚴懲生態環境領域違法犯罪的力度,形成強有力的震懾作用。

16.建立常態化聯合執法機制,創新定期會商、聯動執法、吹哨報到、信息共享等聯動工作機制,加強生態環境、公安、司法、交通、衛健等多部門的協同合作,鞏固深化聯合部署、聯合會商、聯合掛牌督辦、聯合發布典型案例、聯合培訓、聯合表揚等“六個聯合”一體化聯動執法司法模式。探索相鄰省份、相鄰省轄市、相鄰縣(區、市)執法互認、源頭追溯、隊伍聯建制度,形成監管合力,加大對涉危險廢物環境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提高違法成本,對危險廢物違法行為依法嚴懲。強化多渠道推送違法線索,落實舉報獎勵制度,鼓勵群眾發現涉危險廢物相關線索,提高公眾、社會組織參與積極性,從源頭做好危險廢物環境監管,依法嚴厲打擊涉危險廢物環境違法行為。

17.構建危險廢物環境風險防控“底圖”,突出環境風險防控的重點區域和重點行業領域,分區域、差異化、精準管控危險廢物環境風險。黃河流域、丹江口水源區、航空港區要加強危險廢物產生和經營單位的環境監管,開展涉危險廢物單位危險廢物管理提升行動,嚴厲打擊非法處置、經營危險廢物行為。鄭州、洛陽、三門峽、安陽、新鄉、焦作、南陽、濟源示范區、航空港區等危險廢物環境風險重點防控區域(危險廢物產生量大、經營單位多),要加強危險廢物利用處置單位監管,對接收的危險廢物利用智能終端進行入場車牌、聯單自動識別核驗,入場接收、入庫貯存、出庫處置全流程實現掃碼確認、視頻監控,嚴禁“空轉”二維碼,嚴防危險廢物線上線下不同步等監管缺失風險。

  (六)規范危險廢物經營許可

18.嚴格執行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分級審批制度,省生態環境廳負責危險廢物利用處置項目的許可審批;省轄市生態環境部門負責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小微收集試點、鉛蓄電池收集試點、廢棄電器電子產品拆解的許可審批;省轄市所屬縣(市、區)生態環境分局負責廢鎘鎳電池、廢礦物油收集的許可審批(領取危險廢物收集經營許可證的單位,只能從事機動車維修活動中產生的廢礦物油和居民日常生活中產生的廢鎘鎳電池的危險廢物收集經營活動)。探索環境影響評價和危險廢物經營許可銜接制度,實現涉危險廢物單位環評聯審聯批。各省轄市生態環境部門應當靠前服務,加強指導,按照許可審查指南督促問題整改后申請許可。

19.完善許可技術指南,研究出臺廢電路板、廢酸廢堿、廢活性炭等危險廢物經營許可和審查指南,建立涵蓋危險廢物利用處置項目的規范化審查體系,規范危險廢物經營許可審查審批,為危險廢物利用處置單位申請許可提供有循可遵的靠前服務。深化“無廢集團”“無廢園區”建設試點,引導有條件的大型企業集團和工業園區內部共享危險廢物利用處置設施,推動危險廢物“點對點”定向利用,簡化手續,減輕負擔。規范危險廢物豁免管理,嚴格按照《國家危險廢物名錄》對指定廢物在規定環節實行有條件豁免。

  (七)完善危險廢物管理體系

20.產生、收集、貯存、運輸、利用、處置危險廢物的單位承擔危險廢物污染防治的主體責任,要嚴格落實危險廢物污染環境防治相關法律制度和標準等要求,科學制定危險廢物管理計劃,采取有效措施,減少危險廢物的產生量、促進再生利用、降低危害性,提升危險廢物規范化環境管理水平。危險廢物利用處置單位要落實中級及以上職稱人員擔任技術指導,加強管理專業人員培訓,提升管理能力和專業知識水平。

21.建立健全河南省危險廢物鑒別專家委員會機制,完善危險廢物鑒別管理制度,強化危險廢物環境危害識別與環境風險評估。加強第三方鑒別機構管理,定期開展鑒別報告復核、鑒別報告異議評估、技術指導幫扶等,規范鑒別行為,提高危險廢物鑒別水平。對存在鑒別報告弄虛作假等問題的危險廢物鑒別單位,建立不良行為記錄并實施懲戒。

22.推進危險廢物基礎數據治理,推動危險廢物環境管理與環評審批、排污許可、生態環境統計、執法檢查、信訪舉報等業務數據共享,建立利用大數據手段發現危險廢物違法線索機制,提升精準發現危險廢物違法線索的能力。探索采用“遙感+人工智能”的方式,建立危險廢物違法傾倒快速識別和排查系統。到2027年,推動危險廢物申報數據全面應用于生態環境統計。

23.排查整治環境風險隱患。堅持預防為主,深入開展危險廢物規范化環境管理評估,建立危險廢物環境風險防控長效機制。重點評估“五即”規范化建設、許可證審查要點執行情況、管理制度和標準規范落實情況、企業相關負責人危險廢物管理知識掌握情況等。嚴格評估問題整改,依托規范化評估app,形成發現問題、跟蹤整改、閉環銷號的工作機制。危險廢物相關單位依法依規投保環境污染責任保險。嚴禁違反國家有關法規和標準要求,將危險廢物用于危害環境安全與人體健康的生產生活活動。健全極端天氣、地震等自然災害時期危險廢物環境風險防控措施,強化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準備,及時妥善科學處置突發環境事件。研究制定鋁灰(渣)、精(蒸)餾殘渣、廢催化劑等危險廢物利用處置污染控制地方標準。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級生態環境部門要加強本地危險廢物污染防治工作的組織領導,建立健全環評、執法、監測、應急等多業務部門協調機制,積極協調住房和城鄉建設、交通、衛生健康、大數據等部門支持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健全工作制度,協同推進危險廢物環境治理。要強化人員配置,明確專人負責,督促問題整改,深入推進危險廢物監管改革,確保危險廢物管理法律法規制度得到有效落實。

  (二)強化科技支撐。推廣危險廢物利用先進技術,推動健全危險廢物循環利用體系。圍繞部分危險廢物利用水平偏低、深加工能力不足等短板,持續健全完善生態環境領域科技創新體制機制,鼓勵科技創新,加大科技投入,加強產學研合作,開展固體廢物減量化、高值化利用關鍵技術科技攻關、工藝設備研發制造,推動固體廢物利用處置技術成果共享與轉化。

  (三)積極宣傳引導。強化公眾參與,利用主流媒體和新媒體平臺加大危險廢物治理工作宣傳力度,開展送法入企、舉辦培訓、發放環境普法讀本等活動,幫扶指導企業提升守法意識。推進危險廢物利用處置設施向公眾開放,增強公眾環保意識,接受公眾參觀與監督,進一步凝聚共識,推動形成良好的社會氛圍。

  附件1

  各省轄市危險廢物填埋率指導性目標

序號

地市

2025年填埋率

2026年填埋率

2027年填埋率

1

鄭州

力爭≤7.7%

≤7.5%

≤7.3%

2

開封

力爭≤55%

≤40%

≤30%

3

洛陽

力爭≤18%

≤16%

≤14%

4

平頂山

力爭≤10%

≤9%

≤8.5%

5

安陽

力爭≤20%

≤17%

≤15%

6

鶴壁

力爭≤25%

≤20%

≤15%

7

新鄉

力爭≤50%

≤30%

≤15%

8

焦作

力爭≤40%

≤30%

≤20%

9

濮陽

力爭≤18%

≤17%

≤14%

10

許昌

力爭≤25%

≤18%

≤15%

11

漯河

力爭≤70%

≤60%

≤50%

12

三門峽

力爭≤15%

≤13%

≤11%

13

南陽

力爭≤70%

≤60%

≤50%

14

商丘

力爭≤70%

≤60%

≤50%

15

信陽

力爭≤55%

≤50%

≤40%

16

周口

力爭≤70%

≤60%

≤50%

17

駐馬店

力爭≤70%

≤60%

≤50%

18

濟源

力爭≤1.5%

≤1.4%

≤1.3%

19

航空港

力爭≤2%

≤1.8%

≤1.6%

備注:

1. 測算依據為各地2025年預計的飛灰填埋量/(2025年危廢預計產生量+2024年歷史遺留量-2025年預計 貯存量)。

  2. 由于我省2023年原生垃圾填埋場封場,近兩年遺留飛灰暫存量較大,資源化能力不足,加之各地危險廢物每年產生量具有不確定性,該目標為指導性目標,主要是指導各地逐步降低危險廢物填埋量。

  附件2

  各省轄市危險廢物全過程信息化監管指導性目標

序號

地市

類別

2025

2026

2027

1

鄭州

重點監管單位

100%

100%

100%

簡化管理單位

80%

90%

100%

登記管理單位

50%

80%

100%

2

開封

重點監管單位

50%

100%

100%

簡化管理單位

50%

80%

100%

登記管理單位

30%

50%

100%

3

洛陽

重點監管單位

50%

100%

100%

簡化管理單位

50%

80%

100%

登記管理單位

30%

50%

100%

4

平頂山

重點監管單位

50%

100%

100%

簡化管理單位

50%

80%

100%

登記管理單位

30%

50%

100%

5

安陽

重點監管單位

50%

100%

100%

簡化管理單位

60%

80%

100%

登記管理單位

30%

50%

100%

6

鶴壁

重點監管單位

50%

100%

100%

簡化管理單位

30%

50%

100%

登記管理單位

30%

50%

100%

7

新鄉

重點監管單位

30%

100%

100%

簡化管理單位

30%

50%

100%

登記管理單位

30%

50%

100%

8

焦作

重點監管單位

30%

100%

100%

簡化管理單位

30%

50%

100%

登記管理單位

30%

50%

100%

9

濮陽

重點監管單位

70%

100%

100%

簡化管理單位

50%

100%

100%

登記管理單位

50%

100%

100%

10

許昌

重點監管單位

50%

100%

100%

簡化管理單位

50%

100%

100%

登記管理單位

50%

100%

100%

11

漯河

重點監管單位

50%

100%

100%

簡化管理單位

20%

60%

100%

登記管理單位

20%

40%

100%

12

三門峽

重點監管單位

60%

100%

100%

簡化管理單位

30%

60%

100%

登記管理單位

20%

50%

100%

13

南陽

重點監管單位

60%

100%

100%

簡化管理單位

60%

80%

100%

登記管理單位

40%

60%

100%

14

商丘

重點監管單位

50%

100%

100%

簡化管理單位

30%

50%

100%

登記管理單位

30%

50%

100%

15

信陽

重點監管單位

10%

100%

100%

簡化管理單位

30%

50%

100%

登記管理單位

30%

50%

100%

16

周口

重點監管單位

10%

100%

100%

簡化管理單位

30%

50%

100%

登記管理單位

30%

50%

100%

17

駐馬店

重點監管單位

50%

100%

100%

簡化管理單位

30%

50%

100%

登記管理單位

30%

50%

100%

18

濟源

重點監管單位

70%

100%

100%

簡化管理單位

60%

80%

100%

登記管理單位

30%

50%

100%

19

航空港區

重點監管單位

50%

100%

100%

簡化管理單位

30%

50%

100%

登記管理單位

30%

50%

100%

備注:

全過程信息化監管指實現危險廢物產生情況在線申報、管理計劃在線備案、轉移聯單在線運行、利用處置情況在線報告和全過程實時動態信息化追溯。

  附件3

  各省轄市危險廢物環境治理重點任務

序號

地市

危險廢物監管重點任務

1

鄭州

創新推進危險廢物產生單位“五即”規范化建設,探索危險廢物全過程監管的路徑方法。督促鋁灰產廢單位如實通過固廢系統管理產廢情況,根據產排污系數核準鋁灰產生量。探索汽車維修店廢礦物油環境監管方式。

2

開封

對轄區內產廢單位開展專項排查整治,核準轄區內產生危險廢物單位清單,督促全部納入固體廢物信息管理系統。強化危險廢物利用處置單位環境監管,開展危險廢物經營單位專項提升行動。推動本地飛灰資源化利用。

3

洛陽

創新涉危險廢物單位環境監管方式,危險廢物填埋率逐年下降。督促鋁灰產廢單位如實通過固廢系統管理產廢情況,根據產排污系數核準鋁灰產生量。推動本地飛灰資源化利用。

4

平頂山

發揮基層執法力量開展危險廢物排查整治工作,嚴厲打擊危險廢物違法犯罪行為,查辦一批危險廢物非法貯存、轉移、處置、傾倒案件。推動本地飛灰資源化利用。

5

安陽

積極創新危險廢物規范化環境管理評估工作,創新推進危險廢物產生單位“五即”規范化建設。探索汽車維修店廢礦物油環境監管方式。探索加強產廢企業監管方式方法。

6

鶴壁

推動涉危險廢物單位如實如期完成危險廢物信息申報工作,將轄區內所有涉危險廢物單位全部納入系統管理,掌握本轄區危險廢物底數。推動本地飛灰資源化利用。

7

新鄉

開展危險廢物非法利用處置專項行動,全面摸清轄區內危險廢物產生和經營底數,全部納入信息化管理,嚴防非法處置行為。全力營造打擊非法處置危險廢物的良好氛圍。加強化工園區危險廢物監管。

8

焦作

加強危險廢物經營單位監管,開展危險廢物經營單位專項提升行動。探索廢鉛蓄電池規范化回收、貯存、轉移環境監管方式,提升監管水平。推動本地飛灰資源化利用。

9

濮陽

強化小微收集試點單位監管工作,探索小微收集試點單位規范化管理模式。強化油泥油腳等資源化利用單位的環境監管。強化工業園區危險廢物監管。推動本地飛灰資源化利用。

10

許昌

規范汽車拆解行業產生危險廢物管理。探索推廣小微收集創新管理模式。推動本地飛灰資源化利用,探索飛灰源頭減量和自行利用。督促鋁灰產廢單位如實通過固廢系統管理產廢情況,根據產排污系數核準鋁灰產生量。

11

漯河

強化危險廢物貯存管理工作,規范產廢單位規范化做好危險廢物電子臺賬。探索廢鉛蓄電池收集試點創新管理模式,提升廢鉛蓄電池收集貯存管理水平。推動本地飛灰資源化利用。

12

三門峽

積極推進氰化尾渣無害化、資源化利用,推動危險廢物填埋量逐年下降。排查本地產廢單位可利用、焚燒減量的危險廢物填埋情況,推動危險廢物減量化、資源化。推動本地飛灰資源化利用。

13

南陽

強化廢鉛蓄電池規范化收集監管,嚴厲打擊非法收集和非法煉鉛行為,防止廢鉛蓄電池非法收集、轉移出省。強化飛灰規范化貯存管理,推動本地飛灰資源化利用。

14

商丘

強化廢鉛蓄電池規范化收集監管,嚴厲打擊非法收集和非法煉鉛行為,防止鉛蓄電池非法收購轉移出省。探索汽修廢礦物油收集管理,嚴厲打擊非法收集行為。推動本地飛灰資源化利用。

15

信陽

提高涉危險廢物單位危險廢物管理計劃質量。對小微收集試點單位加強監管,提升規范化回收、貯存、轉移水平,積極謀劃飛灰資源化利用項目,爭取化解危險廢物填埋率升高風險。

16

周口

強化危險廢物污染事件應急管理。探索汽車維修店廢礦物油環境監管方式,推動規范化收集,嚴厲打擊非法收集轉移行為。推動本地飛灰資源化利用,飛灰填埋量逐年下降。

17

駐馬店

強化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單位環境監管和規范化處置。認真開展廢酸生產企業專項排查,嚴防廢酸等危險廢物生產有機肥。推動本地飛灰資源化利用,飛灰填埋量逐年下降。

18

濟源

積極推進鉛鋅等冶煉廢渣資源化利用。積極探索大宗散堆危廢、液態危廢等在貯存場、貯存池、貯存罐、貯存庫貯存的無包裝危廢實現“五即”的方法路徑。推動本地飛灰資源化利用。

19

航空港區

制定方案實施涉危險廢物單位危險廢物管理提升行動,嚴厲打擊非法處置、經營危險廢物行為。開展廢礦物油收集單位、廢催化劑利用單位整治行動,切實提升經營單位危險廢物管理水平。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来安县| 正镶白旗| 卫辉市| 肃南| 石棉县| 灌南县| 鄂托克前旗| 九龙城区| 通榆县| 万年县| 千阳县| 西城区| 和平区| 修水县| 信宜市| 准格尔旗| 四川省| 宁远县| 夏津县| 沅江市| 英德市| 咸丰县| 澄迈县| 宾阳县| 缙云县| 元谋县| 昭通市| 若尔盖县| 万宁市| 桦川县| 兴隆县| 哈密市| 武胜县| 林州市| 永新县| 灌云县| 泽普县| 潼南县| 顺昌县| 东丰县| 丁青县|